風景
|
2
在東非博茨瓦納境內(nèi),有一座干涸的沙漠花崗巖“庫布島”(Kubu Island),蒼茫孤立在一望無際的鹽沼上,由于島內(nèi)林立罕見的巨大猴面包樹(Baobabs)及遠古化石,島中景觀奇異獨特,已成為厭倦到大都會擁擠的觀光區(qū)旅游的玩家,搜奇攬勝的另類著名景點。
波扎那共和國的卡拉哈里(Kalahari)沙漠北邊,有一座馬卡迪卡迪鹽沼(Makgadikgadi pan)國家公園,其中位于鹽沼內(nèi)的庫布島被當?shù)鼐用褚暈槭サ兀驗閸u上幾近白色的巖石和猴面包樹林立,加上島上原住民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跡,讓庫布島有著獨特的滄桑與神秘之美。
馬卡迪卡迪鹽沼位于非洲南部,總面積約16,000平方公里,是世界上最大的鹽沼之一,也是高鹽含量的史前馬卡迪卡迪湖干涸后的遺跡。在幾百萬年前,這個超級巨大湖泊幾乎覆蓋整個波扎那中部地區(qū),但是因為氣候變遷、地震和河川改道等因素,使湖泊逐漸縮小消失,湖底平坦的洼地只剩下一片黏土和鹽沼。
“庫布”是波扎那語的“河馬”之意,因為它宛如一只沉浮在鹽沼中的大河馬。整個庫布島嶼就是一個國家紀念碑,它的外觀如半月形,高度約10米,長約1公里,島邊斜坡上散落著曾經(jīng)被水波沖刷成圓形的鵝卵石和化石,是史前曾被整座湖泊淹沒的證據(jù)。
在每年夏季的幾場大雨后,雨水在鹽沼區(qū)聚集形成淺水湖,依稀可看出史前湖泊的模樣,如果雨量很大,附近五條季節(jié)性的河流會注入更多的水量,吸引大量的鵜鶘和紅鶴前來覓食。
庫布島周邊的鹽沼區(qū)在每年夏季的幾場大雨后,會聚積雨水并吸引大量的鵜鶘和紅鶴前來覓食和筑巢繁殖。圖為紅鶴用鹽沙做成的成千上萬鳥巢,密布在鹽沼上。庫布島周邊的鹽沼區(qū)在每年夏季的幾場大雨后,會聚積雨水并吸引大量的鵜鶘和紅鶴前來覓食和筑巢繁殖。圖為紅鶴用鹽沙做成的成千上萬鳥巢,密布在鹽沼上。
在庫布島的南邊有一座1.25米高、呈C字形的石墻,附近有許多圓錐形石堆。昔日的湖岸線散布著石器石代的工具、弓箭頭、玻璃串珠等古物。據(jù)考古學家考查,這座墻建于大辛巴威王朝時代(公元1400至1700年間),此處可能是當?shù)爻赡昴凶舆M行割禮,舉行成年禮儀式的地點。
庫布島的南邊有一座1.25米高、呈C字形的石墻。
在庫布島的石墻附近有許多圓錐形石堆,據(jù)考察此處可能是當?shù)爻赡昴凶舆M行割禮,舉行成年禮儀式的地點。
在庫布島的石墻附近有許多圓錐形石堆,據(jù)考察此處可能是當?shù)爻赡昴凶舆M行割禮,舉行成年禮儀式的地點。
最后特別提醒想到此領(lǐng)略景觀殊異、被猴面包樹和化石包圍的孤島游客,務(wù)必遵守島上的三大禁忌:不能獵殺野生動物、不許采摘野果、更不可帶走島上的化石奇巖。